close

未命名-1  

 

亨敦和大俊主持的<一周偶像>是個低成本製作的娛樂節目,

攝影棚的裝潢除了雪白佈景外別無他物, 其他道具和設備也都粗省到極致,

跟其他同類型的節目比起來, 看似格外寒酸,

不過這樣的風格, 用意其實是為了配合亨敦和大俊的劣質搞笑形象. 

<周偶>三週年特別節目<Hit Maker>是一個專案組合的企劃紀錄,

將四位偶像分別由不同的團體招募而來, 並替他們取了個搞笑的團名為Big Byung (仿天團Big Bang, 中譯大瓶).

<Hit Maker>也延續了<周偶>這種隨便感和廉價感,

讓平時螢光幕前光鮮亮麗的帥氣偶像穿上俗氣的衣服,

在錙銖必較的險惡環境下, 被製作人刁難, 做盡各種搞笑的舉動. 

 

<Hit Maker>有兩季, 分別紀錄亨敦大俊為大瓶製作<Stress Come on>和<魷魚大醬>兩首歌的過程.

亨敦大俊的歌, 不管是歌本身、歌詞還是MV都充滿著惡搞趣味,

這次找idol來演繹他們的風格, 找的人要不就是本身就有此瘋癲因子,

不然就是找看似一本正經, 然而卻能帶來反差喜感的那種. 

Jackson(GOT7)、星材(BTOB)屬前者, N(VIXX)和赫(VIXX)則為後者,

團員都滿放得開, 四人配合得滿好的, 我覺得選角得頗不錯.

 

在這樣的節目風格下, 大瓶的製作和宣傳過程自然是十分"經濟"的了,

所以即使大瓶這個組合十分新鮮, 粉絲呼聲也不低, 應是大有可為, 

但節目也只是為他們舉辦了一場十分迷你的fan meeting, 並也只有一場公開舞台, 此外並無再進行其他的宣傳活動.

看似製作人太隨便, 對團體的推動極盡省事之能事, 然而我想那也只是表面原因,

其背後的考量因素, 應該也是製作單位不願意把大瓶搞太大,

一因團員分屬不同公司, 企劃規模擴大則各方配合都有困難, 許多問題也會隨之而生,

二是企劃宗旨說到底是為了宣傳歌,  

若讓大瓶這個團體的受關注程度蓋過歌本身, 則本末倒置了, 這自然非歌曲製作人的本意, 

所以才把整個企劃控制在這樣的規模, 讓歌和團體的宣傳取得一個巧妙的平衡.

雖然可惜無法看到更多大瓶的舞台, 但也算是見好就收.

 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 

 

<Hit Maker>第一季很精簡, 只有四集, 所以我覺得成員的形象在第一季還不夠鮮明;

至於第二季有拉長到十集, 因為篇幅比較長, 所以四位成員的定位在第二季方得確定.

四人各自有各自的路線,

然而我覺得星材非常可惜, 他分明就是個很有藝能感的人,

但其他三位的路線似乎更加突出, 以至於我覺得他在裡面並不算很搶眼,

沒辦法把他idea bank和隱藏小瘋子的面貌發揮到極致.

 

滿好奇大瓶這樣的成績到底夠不夠好,

依據亨敦大俊節目中頗肯定的說會有第二代大瓶的言論來看,

如果這次大瓶成績ok的話, 很可能今年夏天又能看到大瓶2的出現了.

並且根據<Hit Maker>第一季第二季都有提到BTS的名字, 

BTS十之八九會在大瓶2軋上一兩角吧!

(但私心希望BTOB團員可以再派一個出來~~拜託~~QQQQ) 

(題外話, <周偶>應該和CUBE有某種合作協定吧,

才會讓鎰勳普美長期當助理主持, (但他們的確也是做得很好)

並且我覺得亨敦大俊在<Hit Maker>裡面也有對星材小小的額外照顧了一下.)

 

我是帶著粉絲愛看完Hit Maker的, 所以看得十分有趣.

如果不是粉絲的話, 我就不知道會不會喜歡這個節目了,

有粉絲愛的人判斷力是有缺陷的, 我現在有盲點XD

 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 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cparadox 的頭像
    jcparadox

    念念

    jcparado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